硅藻土做為太氧谷硅藻泥的主要材料,主要是利用了其微孔結構帶來的對大分子氣體如苯、甲醛等的吸附能力,硅藻土的質量直接決定著硅藻泥的功能性,硅藻土的質量除了受硅藻礦的質地決定外,其加工方法對硅藻土吸附性的影響卻更加重要。目前市面上常用的加工硅藻土的方法主要有焙燒和煅燒兩種,焙燒的要求高,速度慢,產量低,成本較高,而煅燒要求低,速度快,成本自然會較低。
1、所謂焙燒是指將溫度嚴格控制在500攝氏度左右,將硅藻土緩慢升溫,勻速焙燒2小時以上,可以保留硅藻土的絕大部分孔隙的完整性和良好的吸附性,并且是緩慢升溫、恒溫加熱,對有機雜質的去除比較徹底,白度高顆粒均勻。
2、煅燒是指將硅藻土加入助溶劑在爐內經過900到1150度的高溫加熱10分鐘到30分鐘,助溶劑迅速融化并和硅藻土粘結在一起。煅燒可以做到時間少、費用低,但是由于溫度過高不易控制,易使硅藻土燒結、成球,需要再次研磨破碎成需要的細度,對硅藻土表面孔隙造成二次破壞。由于助溶劑融化附著在硅藻土的表面將硅藻土的孔隙堵塞,降低了硅藻土的比表面積。并且高達1100的高溫容易將硅藻土的微孔熔化消失,硅藻體微孔結構完全破壞,部分孔壁結晶、融化,硅藻土的多空結構被打穿造成吸附性降低。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