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露現象在日常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如冬季乘車中,隨著車內溫度的升高,車內外溫差增大導致車窗玻璃上會有水霧凝結甚至形成水珠,再如夏季將冷飲倒入玻璃杯中,杯子周圍很快就會有水滴流淌下來,這都是結露現象。結露現象在建筑中更是屢見不鮮。
因為建筑的主體材料是鋼筋和混凝土,表面則是用涂料、壁紙或者瓷磚等來加以裝飾,而這些材料的吸水性能往往比較差,所以在相對濕度高和溫差大的情況下,水蒸氣極易在墻體表面出現過飽和,從而使得建筑表面形成結露現象,嚴重的還會在建筑內部出現結露。
正常情況下,物體處于一定溫度和濕度的空氣中,會吸收或放出相應的水分,以保持其與外界空氣的動態平衡,當暖濕空氣與一個溫度等于或低于該空氣露點溫度的物體表面接觸時,就會產生.結露,結露既影響涂膜的裝飾功能,又容易引發腐蝕和長霉菌。
使用太氧谷硅藻泥墻面的特點之一就是透氣性、親水性好,當結露發生以后,硅藻泥墻面與水的接觸角比較小,從而使水珠均勻地分散于其表面并被涂層吸收保存。當外界環境改變時,如溫度升高,濕度降低,由于透氣性,水分又可很快揮發出來。調整材質配比可抑制水分揮發速度,呼吸調濕也正是基于此機理。具有呼吸調濕的硅藻泥墻表面滴水也不會形成水珠。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