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硅藻泥市場可謂異彩紛呈,從硅藻泥產品“假冒門”到硅藻泥品牌“侵權門”硅藻泥事件風波不斷,硅藻泥的知名度也霎時提高。硅藻泥十大品牌虛假排名成為此行業的又一重磅炸彈,此事件已經引起相關部門的高度關注和社會熱議。
爆料:偽加盟真圈錢? 商海老江湖險遭被忽悠
前不久,秦先生氣憤的向記者爆料了自己投資險些被圈錢忽悠的經歷,積累了豐富經驗的秦先生以敏銳的嗅覺捕捉到硅藻泥壁材的投資前景,準備選擇一家知名品牌投資加盟。秦先生決定首先通過網絡搜尋了解相關信息,然后鎖定意向廠家再進行實地走訪考察。
網絡信息搜索的快捷與便利讓秦先生很快鎖定了幾家硅藻泥商家,這些品牌說辭都很大,頗為“大手筆”華麗包裝,從網絡上看無論企業實力、品牌知名度、投資前景不由地讓人看了砰然心動,抱著投資心態,秦先生還是決定將鎖定的幾家硅藻泥廠商再進行實地走訪考察。經過幾番考察秦先生原本的投資計劃徹底化為泡影,秦先生激動地對記者說:“實地考察和網絡上看到的硅藻泥排名反差也
太大了,我的加盟費也險些被忽悠走,如此品牌排名誰還敢相信啊”。
據秦先生說,他按照事先從網絡上查詢到的硅藻泥排名信息,逐一進行市場走訪發現這些所謂的硅藻泥排名真是徒有虛名,很多購買過這些廠家產品的用戶強烈投訴產品質量問題。在考察這些廠家時秦先生向記者描述了讓人更加震驚的事實,硅藻泥十大排名黑幕層層揭開。
揭秘:聯手做局 虛假推廣
暗訪調查:網絡信息太不可思議
根據秦先生提供的線索,記者在網上搜尋到有關“2012年硅藻泥十大品牌排名揭榜”的信息,查詢幾條都發現此類評選信息的第一段都赫然的寫著評選機構是某某組委會,行業協會和某某網站,稍有一點常識的人都知道,這種評選相當沒有可信度。此外,硅藻泥十大品牌評選的依據也無所告知,其評選依據從何而來讓人匪夷所思。
再看這些評選信息留言可謂異常精彩:
網友A留言說:
“真不可思議,亂象眾生啊,花錢就能買個排名,還有多少真實度。”
網友B留言說:
“還真是網絡不可信,這好多品牌聽都沒聽說過,就排的很靠前真不靠譜啊。”
網友C留言說:
“現在網絡到底可信不可信啊,暈啊,以后還怎么相信網絡啊。”?
暗訪調查:幕后推手們的利益鏈
經記者全方位調查核實,這些所謂的“硅藻泥十大品牌排名”是由一些不具備法人資格的民間組織和行業網站聯手幕后操縱,據調查了解號稱某權威行業網站其辦公地點也僅有2人,而且均為80后。這些“聯盟”操作者以網絡為媒介發起的虛假宣傳。部分打著硅藻泥旗號的商家也加入此行列,大肆炒作“硅藻泥行業標準制定者”“知名品牌”等虛假字眼,此類排名的利益鏈也是層層關聯。
接受記者采訪的消費者和硅藻泥意向加盟商業也無不憤慨的譴責,這種虛假排名行為,嚴重誘導消費者購買質量不過關產品,并且會影響準意向加盟商判斷
的標準,準意向加盟商會在毫無知情的情況下輕信這些“品牌排名”由此所產生的經濟損失等后果不堪設想。?
在此,記者呼吁國家相關部門采取必要措施,抑制此類虛假排名,還原經濟市場潔凈空間。同時,也提醒廣大消費者和意向投資商,切莫輕信虛假信息,多方考察走訪提高自身判斷能力是關鍵。
暗訪調查——如此“品牌排名”可信乎?
根據秦先生先提供的線索,記者以準代理商的身份來到某地一家硅藻泥廠家,當談起代理加盟意向時,記者表示對該廠商的“十大品牌排名”有所耳聞,并詢問該廠商是否屬實,該商家沒能正面做出回答。隨后,記者探訪了各地有代表性的硅藻泥廠商,大多商家也是含糊不清或者不做正面回答。
在青島,記者感受頗深的是硅藻泥的專利發明企業莫名其妙的被這些民間組織刊登信息榜上有名,與那些假冒廠商牽扯在一起,簡直令人氣憤,為此,這位企業的法律部門已經向這些組織發表聲明,禁止借硅藻泥專利發明企業炒作上位,如繼續此行為將追究法律責任。
深入“虎穴”探真相——瞧瞧這些“實力企業”
按照這些“十大品牌排名”記者以準代理商身份首先走訪了上海的一家廠商,在某個居民小區一間大約能有二三十平方的房子里,一位著裝頗為前衛的女子向記者大肆宣傳自己企業的實力如何強大,投資前景如何廣闊。只見展示墻上的硅藻泥僅憑眼觀就感到粗糙無比,用手指輕輕觸碰頓感質地堅硬無比,還有股刺鼻的氣味。
當記者詢問代理合作條件時,一位負責人非常熱情的宣稱一切可談,并夸夸其談的大講投資前景。記者向該負責人提出看看相關證書和經營證件時,這位負責人的態度不僅冷淡了許多,而且非常戒備的盤問記者本次到訪目的。
深入“虎穴”探真相——不知法律深淺侵權抄襲瘋狂招商
記者以準代理商的名義考察了這些榜上有名的硅藻泥商家,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這些商家的產品說辭及對外印刷宣傳品和網站內容幾乎相同,有部分商家所使用的宣傳材料公司名稱和內文的公司名稱完全不符。一位商家看到記者的合作誠意真切,便說“價格可以商量,一切都好說”。記者提出看看產品相關檢測證書時,只見這位商家頗為“自信”的向記者提供了一堆華麗的證書,只要細看會發現產品對外宣傳的名稱與檢測結果完全不符,不是專業人士會被忽悠住。
請看這些檢驗報告和華麗證書:
這是怎么回事呢?帶著這些疑惑記者先后走訪了科研機構和相關權威部門,據介紹硅藻泥屬高科技產品,其原料為地球上億萬年藻類沉積巖硅藻土(礦物學名:蛋白石),因屬稀缺資源硅藻土以前多用于軍用和醫用,硅藻泥屬于高科技健康壁材,因其具備了硅藻土輕柔多孔,100%純天然可重復使用的屬性,因此,具有強大的物理吸附性和離子交換性從而能達到消除室內甲醛、釋放負氧離子等神奇功能。但是要完全保留硅藻土純天然的屬性,實現從土到泥的轉化難度之大并非簡單之舉,因此必須采用物理合成法。
市場上這些所謂的硅藻泥產品經科學檢測屬于涂覆材料范疇,其產品含有大量的對人體有害的化學膠黏劑,不但不能消除甲醛,反而危害人體健康,居室長期使用此類產品可誘發多種致命疾病。
據權威部門向記者介紹,目前國際上只有青島泉佳美硅藻泥科技有限公司獨創了硅藻泥科技專利,獨家實現了從土到泥的轉換,這是全球獨家將應用于醫學和航天等精工領域的硅藻土經過高科技研發生產用于室內壁材的科技壯舉。2010年9月20日由青島市科技局組織的專家評審鑒定對泉佳美硅藻泥“無膠上墻”科技專利給出鑒定報告“專家委員會一致認為該成果達到同類研究的國際先進水平。建議:進一步完善硅藻泥其他方面的應用技術”。
我們不難看出,不法商販看到了硅藻泥科技專利的廣闊前景,在不具備任何研發生產的條件下就采用侵犯知識產權的卑劣手段大肆制假侵權。根據記者實地走訪調查發現,自2009年以后全國多地特別是山東青島和東北長春等城市出現了大批自稱為硅藻泥的廠商,無視國法不顧硅藻泥發明專利權人的權益大肆抄襲侵權,在全國瘋狂招募代理商,這些假冒硅藻泥是以毫無消除甲醛功效的水性膩子粉、膠、石灰、膠黏劑、添加劑等材料做成表面上看似硅藻泥的涂覆材料,再配以含糊不清的檢測證書坑害消費者。
權威部門向記者介紹,假冒硅藻泥不但不能消除甲醛,反而危害人體健康,特別是有毒的化學膠黏劑經多年檢測已成為引發人體重大疾病的罪魁禍首。多地消費者普遍向記者反映了一個現象,自己購買的這些硅藻泥產品在不到2年左右
的時間就會出現脫落、粉化現象。
記者在長春了解到很多家庭購買過這些所謂的硅藻泥產品,其產品質量大打折扣,記者看到一家豪華會所2000多平米的假冒硅藻泥墻壁上,出現了大面積的粉化、脫落、花色現象。一位消費者深有感觸的說“真是花錢買罪受啊,當初購買時說的天花亂墜,什么消除甲醛,釋放負氧離子使用后反差太大了,甲醛不但沒消除反而加重了,現在感覺呼吸都困難,好不容裝修的家庭,每天掉不完的粉末和墻皮。”
想要加盟代理只要交錢無門檻限制?
假冒侵權硅藻泥利用“全民皆創業”時代的市場需求,大肆圈錢忽悠,他們對其加盟商沒有門檻限制更談不上代理資格審查了,只要準加盟商能拿出千元或萬元就能順利合作加盟,這樣低門檻容易操作的項目有誰能相信呢?通過走訪記者發現,目前這樣的“硅藻泥”作坊主要集中在山東膠州和吉林長春等城市,僅長春市就有800多家小作坊,無論規模大小這些作坊的生產手法大致相同,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一家遠近聞名非常有名氣的廠家所生產出的硅藻泥竟然是強堿性的,PH値達到13.8工人師傅的雙手被嚴重燒傷。
深入“虎穴”探真相——致命涂覆材料化妝高科技硅藻泥遍地開花
縱觀國內硅藻泥市場魚龍混雜之勢令人震驚,一夜之間大量假冒硅藻泥布滿街頭巷尾,假冒侵權企業自身還未搞清楚硅藻泥是啥?就掛個招牌用點不著邊際的膩子粉配以含糊不清的所謂檢測證書招搖過市,坑害消費者利益。據調查,有些假冒侵權企業竟然在無營業執照的情況下進行日常經營,沒有履行法律程序,消費者權益又如何保證?
硅藻泥必須要具備100%純天然;輕柔多孔;可還原成泥的基本屬性,這是實現居室健康的重要特征。因為,這些重要特征是保證硅藻泥具有極強的物理吸附性和離子交換性重要的兩大功能。因此,消費者使用真正的硅藻泥產品才能具備健康、環保的功效。消費者熟悉的硅藻泥八大功能,消除甲醛、釋放負氧離子、殺菌消毒等才能得以實現。
硅藻泥自研發之日起經國家科技部鑒定為居室功能性壁材,因此,硅藻泥只有真假之別,沒有優劣之分。市場上假冒硅藻泥是用水性墻面膩子粉摻和化學膠制成,所含有的氡、甲醛經檢測已超出國際標準,對人體有致命危害。
深入“虎穴“探真相——簡陋居室加人工攪拌,誕生成本不足5元/㎡名牌產品
硅藻泥是高科技產品,從研發到生產有著科學;準確;規范的系列流程,不是很簡單僅憑想象就能生產出來的,假冒硅藻泥商家因研發專利無從談起就用假冒產品代替。
記者暗訪時發現,制售這些產品的商家在簡陋的居室中將涂覆材料放置在大桶中自行人工攪拌出品,生產規模稍大一點的就花3000元買一臺攪拌機。
請看這些以膩子粉加白水泥、沙子再添加點硅藻土下腳料和化學顏料,成本不足5元/㎡價格非常廉價,商家們再以10元/㎡-—15元/㎡的價格批發給代理商,代理商在各建材市場再以30元/㎡—1000元/㎡價格賣給消費者,視消費者的講價能力而定價大玩價格貓膩。會講價的消費者花30元/㎡就可買到,無講價能力的消費者如羔羊般任人“宰割”。
記者暗訪時還發現,某些商家投機心理熱切定價輕率彈性自如,一個廠家同地不同價現象比比皆是這讓消費者如何是好。他們以發展代理商的多寡為判斷自身營銷成功與否的標準,一味盲目擴大銷售區域,但對其代理商的相關行為不但不進行統一管理、約束,反而任其愈演愈烈。
深入“虎穴“探真相——究竟誰是硅藻泥行業標準制定者?
網絡搜索“2012年硅藻泥十大品牌排名揭榜”的相關信息和品牌廠家網頁,你會發現大多數廠商都聲稱自己是硅藻泥行業標準的制定者,這無不讓人眼花繚亂失去判斷標準,帶著這問題,記者再次走訪了權威部門以便能給大家一個滿意的答案。
相關人士為記者查詢了資料,據介紹目前市場上的硅藻泥只有青島泉佳美硅藻泥科技有限公司制定了企業標準,并且已經在山東省技術監督局備案,國家標準還未出臺。
由此可見,國內幾十家生產硅藻泥的企業都稱自己是硅藻泥行業標準的起草單位,國家標準正在制定中還未出臺,那么請問這些生產硅藻泥的企業,有的從2009年就開始生產硅藻泥,這幾年當中這些企業又是執行怎樣的標準呢?
沒有企業標準;沒有行業標準;沒有國家標準;硅藻泥是如何生產出來的呢?
深入“虎穴“探真相——號稱第四代硅藻泥害人不淺
簡陋小工廠內幾位聾啞工人正在搬運膩子料、砂子、化學膠粉和化學顏料。一臺破舊的攪拌機夾雜著刺鼻的氣味正吃力運轉,請看這就是網上知名品牌,能生產出第四代硅藻泥產品“實力企業”的寫真,不知您做何感想?
看到這幅寫真您還會為這些“實力品牌”喝彩嗎?企業不具備實力僅靠“暗箱”操作能長遠多久?企業經營靈魂空蕩蕩,企業文化和經營理念無從談起僅靠“槍手”猛吹,非法侵權剽竊他人知識產權還不知已經觸犯法律,如此荒唐可笑之舉還能否支撐住企業誠信。近幾年由硅藻泥產品引發的質量投訴已引起社會普遍關注。
這些號稱第四代硅藻泥產品的生產廠商是否還能心安理得的繼續大聲叫賣!
標簽: